科學家發現澳洲鳥會「說話」(圖)

發表:2015-07-03 21: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圖片)

科學家發現,一種群居在澳洲內陸的栗頭鶥(chestnut-crowned babbler),能像人類般組合出不同聲音語調,進行「言語溝通」。這是首次在人類以外,發現能以簡單語言形式進行溝通的物種。

栗頭鶥是一種聚居在澳洲東南方內陸半乾旱沙漠地帶的當地種。澳洲科學家羅素(Andy Russell)自2004年開始研究栗頭鶥的叫聲,發現栗頭鶥會結合不同頻率的叫聲,將單一、不具意義的叫聲組合成具有意義的「聲音合弦」,向其他同類傳達「起飛」、「集合」等具有意義的指令。

雖然科學家早就知道鳥叫聲具有不同的意義,但迄今才發現鳥類可利用相同頻率的叫聲,以不同排列方式組合成不同意義的指令,類似人類以不同語調組成各種聲音文字進行溝通。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線上期刊「普拉斯生物學」(Plos Biology),報告共同作者、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的陶生(Simon Townsend)說,這是在人類以外首次發現有生物具有將無意義元素重新排列組合出新意義指令的能力。儘管兩隻栗頭鶥的叫聲聽起來非常相似,但它們在不同行為情境下發出的叫聲具有不同意涵,而聆聽的栗頭鶥可分辨出個中差異。

此前,研究人員已發現鳥類能組合不同的「聲音合弦」,鳴唱出結構複雜的「歌」,但這些「歌」並未具有特定意義。而與大多數鳥類相反,栗頭鶥發出的叫聲是由許多更小聲且不連貫的鳴聲所組成。

責任編輯:陳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