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000年未腐爛「最古老粽子」曝光(圖)

發表:2023-06-24 07: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粽子 端午節
河南考古團隊在戰國時期的貴族古墓中發現超過2000年前的「粽子」。(圖片來源:微博)

【看中國2023年6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端午節習俗之一就是吃粽子,民間也一直流傳粽子的由來與詩人屈原有關。今年端午節前夕,中國考古人員在河南信陽城陽城的墓內,竟發現了超過2000年前的「粽子」且迄今未腐。

據《新華社》報導,今年端午節前的6月21日,考古人員在河南信陽城陽城遺址8號墓挖到一批粽子。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與寄生物考古實驗室主任描述,8號墓是一座戰國中期的楚國貴族墓葬,現場挖到的粽子共有40個,形狀成甲字形,外皮是槲葉,由麻繩或莖稈綁住,每個直徑約10至15厘米,厚3至5厘米,裡面包稻子和與玉米等食物。

這是大陸考古史上最古老的粽子,至今已超過2000多年。

據了解,現場還有少量樹枝隨著包裹出土,考古人員猜想,包裹幾個為一組,或是串在樹枝上。因為8號墓地下水位高,所以整個墓室被水浸泡,成為特殊的環境,讓這些包裹經過千年未腐敗。考古人員還通過顯微鏡分析發現,在40個粽子中有39個包的是沒有脫殼、沒有煮過的稻穀,另1個包的是黍。

藍萬里則表示,為了判斷包裹內容物,他們還找來同種葉子比對,「通過拼合各個部分的殘片,根據葉形、葉緣、尺寸、葉脈形態等特徵,最後判斷圓形包裹外的植物葉子是槲葉。」現在豫西一帶還是流行用槲葉包粽子的習俗。現在的端午粽就是古人的飲食痕跡,這見證了中華飲食文化的悠遠。

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近代人發現古人包粽。

2022年的端午節前夕,安徽南陵縣鐵拐村北宋墓內也出土一個粽子。據南陵縣文物所副所長姚耘介紹,這個粽子距今近1000年曆史。此外,還包括金簪、銀梳篦、廡殿式彩繪木屋、木質家具、絲織品、神秘窯口的醬釉瓶等。

「澎湃新聞」報導中曾提到,北宋年間的南陵,異常繁榮,出了熙寧四進士,還有聞名遐邇的「十里三峰」。根據宋司馬光關於家庭禮儀的著作《司馬氏書儀》中描述,「今五服年月,敕王公以下皆三月而葬」,從中可推斷出端午節來臨之際,南陵奎湖上龍舟競渡的熱烈場景。

此外,在1988年江西省德安縣也發現一座南宋墓,墓主右手拿的一根樹枝上吊有兩個棱形粽子。經考古研究,墓主周氏為寧國府(今江西武寧)通判、國史週應合之女,葬於公元1274年;丈夫為新太平州(今安徽當塗)通判吳疇,今德安縣車橋人。這位女子右手拿著一根長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吊有兩個棱形粽子,粽子長6厘米、寬3厘米,分別係於桃枝兩邊,外皮為粽葉,苧麻捆紮。這兩隻粽子距今近800年。

據紀南城考古工作站站長聞磊介紹,歷史上跟粽子沾邊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稱為廣東鹼水粽。

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土記》,也明確提到「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粽,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據考證,粽子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兩晉,粽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也就是說,近代人所說的端午節粽子,可能在晉代才定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