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嫖赌全报销 公款消费一年浪费一个三峡工程

发表:2003-09-18 17: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国行政职务消费一直由财政大包大揽,许多支出鱼目混珠、公私不分。长期以来,大吃大喝、公车私用、私客公待、公款旅游等不正之风屡禁不绝,导致各级政府行政费用连年攀升,无限膨胀。


  “一桌酒饭一头牛,一部小车一栋楼”


  湖北省老河口市是一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财政供养人员16224人,除工资外,职务消费支出一年在3500万元以上。到去年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有各类公务用车447辆,剔除车辆折旧费,在当地一辆公车年均消耗近5万元,算下来全市一年公车耗资2000万元左右。


  这对于一个经济不甚发达的县级市来说是一项巨大耗费和沉重负担。一辆公车一年的耗费相当于当地17个农民或是10个城镇居民的年收入水平,用老百姓的话说,一辆公车可以养活40个下岗工人。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一份提案披露: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每年耗用约3000亿元。


  政府不仅要为数量巨大的公车支付购买费用、司机工资奖金,还要交维修保养费、保险费等各种税费。在这些费用的支付过程中,由于公车在采购、维护和运行等方面都存在着比私车高得多的成本,所以同样数量车辆,政府实际支付了额外的高昂费用。据调查,社会车辆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出租车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


  招待费是社会关注的另一大焦点。一些领导干部把吃喝扩大化,节日请,典礼请,来访请,业务请,工作请,交谊请,只要能想到吃喝由头,便成一桌酒宴,吃了山珍海味,还要来个酩酊大醉。据老河口市纪委清查,2000年全市招待费1980万元,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18%。还有消息说,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吃掉一个三峡工程。


  有钱也吃,没有钱也吃。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河北省阳原县,在全县财政紧张、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些部门靠打“白条”几乎吃遍了全县上档次的饭店。因长期兑现不了现金,一些饭店只好攥着一把白条被迫关门。有一个餐馆老板拿着欠条找当地法院要账的时候,有关领导“理直气壮”地说:“法院没有办公经费,连公车的汽油钱都拿不出来,怎么还你账!”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下岗女工吕碧晶拿出全部积蓄,又向亲戚借了一部分钱,开设餐馆经营,没想到餐馆开业不到3年,就被县里的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赊账拖欠了约47万元吃喝款。今年4月底,吕碧晶关闭了餐馆,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讨债上。但到目前为止,她只要回了8000多元钱。


  “白条收据假发票,吃喝嫖赌全报销”


  政府庞大的职务消费成了一个“灰箱”,假公济私、铺张浪费和贪污腐败共同消耗着国家财富,其神秘面纱一直难以揭开。除了正当的职务消费外,里面究竟隐藏着多少被挥霍的过度消费和由公变私的个人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为有公款“撑腰”,一些干部将“一掷千金”玩到几近疯狂的地步,拿着公款到赌场充当“大亨”,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挥霍公款。曾任湖北省政府驻港办事处主任、香港宜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副厅级干部金鉴培,贪污、挪用金额为湖北省之最。此人从1997年到1998年短短的一年多里,贪污、挪用公款1.88亿多港元,其中有过亿的资金是在赌场豪赌输掉的。


  “招待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一语道出职务消费中的暧昧。老河口市纪委负责人说,招待谁、怎么招待,往往都是单位领导说了算,他说招待谁就招待谁,他说怎么吃就怎么吃,而且高档烟、酒和礼品等一些费用都可以打入招待费。


  对一部分人来说,公车甚至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摇钱树”。在一些小车维修店,堂而皇之出售电饭煲、消毒柜等小电器,大家都明白这些费用可以入到修理费当中。据老河口市纪检和审计部门掌握的情况,有的县局级单位一部小车修理费用一年在6万元左右。6万元究竟花在哪里了,绝对是一笔糊涂账,说不清,道不明。几年前,曾有一个市对40多个部门公车维修支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平均每台车每年维修费高达2万元,比同类私家车高出数倍,就算其中只有20%的水份,那全国一年就要漏掉一二百亿元。


  不少群众认为,现在有的干部吃、喝、嫖、赌都可以由公家报销。只要能与权力沾上边的,个人消费不管是合法的、非法的都可以由公家“埋单”,公款旅游、私客公待、公款读书、公车私用、公款送礼等层出不穷,吃的开成办公用品,用的可以开成资料费,礼品、旅游费可以开成会务费,而且假发票、白条发票比比皆是。


  屡禁不止 管而无方


  从目前各种渠道披露的一些数字表明,全国职务消费的庞大令人震惊。有人估算,如果对现有职务消费体制进行改革,堵住其中隐藏的浪费与贪污腐败,全国一年可以从中“省”下一个三峡工程。


  职务消费的过度膨胀和腐败现象,虽有目共睹,但一直难觅医治沉疴痼疾的良方。有不少专家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而职务消费的“管而无方”,就是导致行政支出膨胀、财政严重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看到,为堵住职务消费的种种漏洞,各地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并开展多项清理与整顿。据老河口市纪委的统计,为管住干部一张嘴,1999年以来出台了32个400多条制止大吃大喝的规章制度,结果却并不理想。


  职务消费的隐性化、不透明、不规范带来了治理难题;而且职务消费与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也为反腐败形成了很大的监督阻力。


  河北省阳原县纪委副书记郝卫军有两个不解:一是穷到没有办公经费,干部却可以“挤”出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大吃大喝;二是纪委出台了这么多规章制度,吃喝之风却没有丝毫收敛。


  这种困惑正道出了职务消费“非管不可,管而无方”的难堪现状。不少人士认为,现在对职务消费的监管,是一种成本很高的事后监督机制,而且没有相应的财政支出制度创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职务消费中公私不分、铺张浪费的弊端。


新华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