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旅游虚假数字,蒙的是谁?

发表:2005-05-14 16: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又一个五一黄金周匆匆而过,全国不少省份关于本次黄金周的旅游统计数字也纷纷“出笼”。记者看到这些精确到用小数点的统计数字,疑窦丛生。

  根据各地假日办发布的消息:5月1日至7日,河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50万人次,全省旅游直接收入64.6亿元人民币。福建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427.65万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收入21.01亿元,同比增长10.9%。山东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70万人次,同比增长18.4%;旅游总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23.2%。

  一位游客游趟故宫、长城、颐和园,要花1500元?

  记者据此算了一笔账并得出以下结论:游河南,每人次平均花费478.5元;游福建,每人次平均花费491.3元;游山东,每人次平均花费526.7元。

  仔细解读这些数字,不禁疑窦丛生。首先,这些数字都是以500元为基数上下浮动的,而各省在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上、旅游市场的繁荣程度等方面并非整齐划一,人均都消费500元,是不是太巧了?

  其次,这些数字的计算方法是否科学?按照统计惯例,游一个景点算一人次。如果一位游客花了一天时间分别游了故宫、长城、颐和园,合计3人次,按每人次平均花费500元算,共需1500元,这可能吗?

  再者,我国的统计网络建设远未达到四通八达、一日千里的程度,各省要将成百上千个景点在7天长假里的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全部汇总起来,绝非一日之功。而有的省份在黄金周结束当天就“急不可耐”地发布一系列数字,甚至“不无炫耀”地表示“今年五一黄金周各项指标同比大幅增长,均创历次黄金周新高”。这些数字是怎么迅速“出笼”的呢?

  “同比增长”的百分比也是事先定好的

  东北某省旅游局假日办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要精确地统计出全省每个景点的人次和收入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做法是:以本省的几个著名景点为样本,根据这些景点的实际客流量和收入来估算全省的总数。同时,为了不在国内同行面前“丢脸”,也对上级部门有所交待,本部门的主管领导通常授意他们每次统计均以上一年的数字为“基数”并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有所增长”。“一些省的黄金周旅游统计数字都是这样测算出来的!同比增长的百分比也是事先定好的!”

  北京市的一位旅游专家为此疾呼:黄金周旅游统计不该大玩“数字游戏”!他说,黄金周旅游统计数字“注水”危害极大。一方面,虚假数字掩盖了当前旅游市场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对黄金周制度进行政策调整。另一方面,虚假数字也不利于各省尤其是一些著名旅游城市和景点在旅游旺季对交通、住宿、餐饮等的宏观调控。

  链接

  国家旅游局统计处:“你自己去求证吧”

  5月10日,记者就“旅游统计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向国家旅游局进一步求证,得到的答复是“你自己去求证吧!”

  10日下午,记者给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统计处处长张海燕打电话,想与他约定就黄金周旅游统计问题做深入采访。张海燕首先问:“你是不是写了一篇有关报道?”记者答:“是。我想请您就‘黄金周旅游统计是怎么迅速计算出来的’作出进一步解释。”张海燕又问:“你的报道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记者答:“是根据媒体报道综合分析出来的。”张海燕说:“那你就自己去求证吧!”说完,电话就断了。

  据记者了解,国家旅游局8日发布的统计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21亿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北京、上海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五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46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7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227.5亿元。

  一些读者打电话表示,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能够迅速地、确切地统计出来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这可以理解。但是,笼统地说 “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227.5亿元”让人觉得非常不可信。有读者问:“这些旅游城市和景区有多少?具体包括什么?”还有的读者认为,各省发布五一黄金周旅游统计“动作神速”,人均消费额度也“大同小异”,实在“难以经得起推敲”。

  “黄金周旅游统计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皇帝的新装’,谁都看得出来有问题,却不敢说破!”北京市民石先生说,“我们期待着国家旅游局尽快给大家一个交待!”

  旅游统计可疑,普通市民都看出来了

  北京市的一位市民日前给记者打电话,希望通过媒体转达他对国家旅游局五一黄金周统计数字方面“速度”“精确度”和“可信度”的三大疑问。

  这位王先生说,他在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上看到新华社关于“黄金周旅游统计遭质疑”的报道。他说,统计工作不是国家旅游局的“长项”,可是,该局却能在五一黄金周结束后的第二天就将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景区(点)接待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公布出来,如此“神速”,如此“精确”,其中“同比增长幅度”更是振奋人心,可是稍一定神,人们就很有理由对这些统计数字表示怀疑。

  “首先,我最想知道国家旅游局的统计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架构,其从地方到中央的运行机制和程序遵循的是什么样的原则,才能确保黄金周旅游统计拥有如此神奇的速度?

  “其次,据我所知,旅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是一项千头万绪的综合工程。那么,旅游部门是如何在一天之内将这六大要素涉及的方方面面精确地统计出来的?

  “第三,国家旅游局关于黄金周的旅游统计数字可能是将全国各地上报的数字汇总后得出来的。那么,国家旅游局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确保各地上报的统计数字真实、可信呢?”

  王先生认为,国家设立黄金周的初衷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但是,黄金周制度经过7年来的运行,其利弊已经显露无遗,对黄金周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这一情况下,黄金周旅游统计数字就成了决定黄金周“生死存亡”的硬指标,可是,如果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部门真的都在黄金周旅游统计上大玩“数字游戏”,必将严重地影响到权威部门的决策。

  王先生说:“我认为,国家旅游局应该就此问题给公众一个解释。”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