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渊:评张德江的“不争论”

发表:2005-10-05 05: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读了香港著名政治评论家林和立的文章《张德江搞错邓小平理论》,我并不完全苟同。首先邓小平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而并没有什么精妙宏微的理论,他所谓的“理论”就是“硬道理”,就是蛮干不讲理。其次,邓小平为什么要“不争论”?那是因为他搞资本主义,又觉得对不起马克思主义,又要过鬼子的“姓资姓社”的关,于是就拿“不争论”的良民证来蒙混。所以“邓小平主义”是一个根本没有“话语”的操作。

事实上,邓小平在放弃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即说得通而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空想时,他的心理并有过关,他明明是在干一件正大光明事情,却以为自己是在偷鸡摸狗,他当然更舍不得“马克思主义者”或“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的棺材盖。他的“不争论”决不是什么“高瞻远瞩”,而是“浅人短视”。因此,他受到来自左右两个方面的挑战,都无言以对,最后导致他在一九八九年犯下了历史性的政治错误。

而张德江们是要在“专制”和“民主”之间“不争论”,是要在“民主主义”大潮流下,让腐朽的“专制主义”,无声无息地再延喘几年,他明明是在偷鸡摸狗,却要装得正大光明。尽管,共产党搞了许多羊头狗肉、南辕北辙的事情,但毛泽东是敢讲话的,有“话语”的;而邓小平是一个理论侏儒,他是没有精神控制力的。今天共产党则是既无正理、又无歪理的腐败集团,从张德江也可以引用“不争论”,我们就应该看到“不争论”的危害性。

最可笑的是,张德江说要“为六四平反”,就等于是“搞文化大革命”;说“吵来吵去、争来争去”的香港,会在舆论一律的上海、广东面前崩溃。而且他反复地说香港人和中国人里面要“为六四平反”的是“少数人”。但谁是发动“为六四平反运动”的毛泽东式人物呢?那是子虚乌有;而“多数”“少数”必须让人民表达而后知,张德江胸中既有如此“多数”的成竹,就大可不必反对世间通行的民主选举制度。

这次北京中央政府让香港民主派议员回乡,是刻意要缓和与香港民意代表的关系,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而张德江竟口口声声说香港要败于他的广东省,事实上张德江的政绩又如何呢?到处是民乱矿难,多如牛毛贪官污吏,甚至连一个小“太石村”,他也管治不好,这样的人还有什么脸来侈谈香港“地位不保”?身为党国要人、封疆大吏,却巴不得中国的香港搞不好,真是连彭定康也不如了。象张德江这样的“不争论”在外,“不良居心”于内的人治国,中国还治不治得好?

二○○五年十月一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