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寻找唐人街 国外华人的生活

发表:2005-11-01 00: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初到一地的时候,有人会解开行囊稍作休息。我则会去寻找唐人街。我想这一切应该是肇始于我的祖父母。他们从香港出发,在游遍了半个地球之后,最终于 1960年代落户于纽约的唐人街。就算后来移居到昆斯(Queens)的弗莱兴(Flushing)后,他们仍然刻板地回到他们最初的移居地,像时钟一样守时。



  大红灯笼高高挂,节日的色彩隐身于纽约唐人街

 每天清晨他们会乘上Q26公交车,然后换乘7号地铁,在运河街(Canal Street)的6号地铁站下车,祖父以前在那儿的饼厂里打工,祖母替人做做针线活。他们每晚从相熟的菜贩那里买回新鲜的蔬菜。我画了一张从昆斯到曼哈顿下城区的路线图,上面清楚地标明了纽约公交系统的换乘站点。赶早班车、运河街地铁站拥挤的人群,以及到处都有的乡音,时至今日都没有改变。

  和哥哥安迪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经常去唐人街。我们和两个侄儿跟着祖父母逛菜市场,一堆堆芬芳扑鼻的柿子、亚洲梨、硕大的桔子堆放在户外的小摊边,边上就是一捆捆绿油油的椰菜、青菜和细软的青葱。有时候我们家会在当地的餐馆设婚宴或者举行洗礼后的酒宴,我们都会去凑热闹。我记忆中的唐人街满是刺鼻的气味:早餐时喝的茉莉花茶,上八道菜时源源不断舀出来的鱼翅汤。我们用筷子敲着玻璃杯,让新郎新娘亲嘴,嚷嚷着让母亲先动筷吃燕窝,盛炸面条的篮子里装满了扇贝、鱿鱼和漂亮的草菇。姑姥姥会突然从香喷喷的云雾中闪现出来,“还记得我吗?都长这么大啦!”她一个劲地挥着她涂满鲜红指甲油的长长的指甲,都快刮到我们的脸颊了。

  我们站在街上,紧紧挨在一起,小心地避让着水洼,还一边警惕地瞅着那些陌生人,但是我们的两只手却没闲着,老是在龙虾缸和从香港进口的饲养着小乌龟的塑料水池里瞎鼓捣着。我童年时的唐人街不完全像波兰斯基的影片那么阴郁。我们对唐人街所保存的那些神秘感,并不像 “算了吧,杰克……那是唐人街” 这句话让人琢磨半天。毋宁说,这片不为人知的世界因其陌生而对人有着吸引力,孩子们总能在其中感觉到各种可能性。

  我花了整整15年时间去发掘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我在悉尼上的大学,那儿各个种族和平相处,而我完全偶然地发现了唐人街。在这个开放的大都会里,日出而座、日入而息,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想念着一些东西。二月的一天,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悉尼信使晨报》下班回家时,躲到路边一家灯光幽暗的杂货铺里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

  电风扇嗡嗡响,搅起了一股混合着杏仁、陈皮、姜糖和脱水蘑菇的香气。我摸着堆放在那儿的浑圆的柚子、粗糙的荔枝和湿乎乎、熟透的芒果。点货的姑娘笃笃笃地弹着指甲,管库存的伙计坐在柜台后面,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用广东话哀怨地聊着天:“外面实在太热了”,“太热了”,“唉……喝点水吧,不要再发牢骚了”。我的眼睛总算适应了柜台上方的光线,发现与我的其他感官告诉我的相反,这儿原来其实并不是我的家,倒更像是纽约。

  悉尼的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以前曾经是拥挤狭窄的小胡同,胡同里一溜都是糕饼店、屠宰店,屠宰店的大橱窗里晃晃悠悠地挂着烤猪排。这几乎就是我所了解的唐人街了,有点像电影院小厅里放映的唐人街影片。但总还存在着差异。比如,流光四溢的“新亚”(New Asia)购物中心直接从香港和新加坡舶来,但传单上却大作着龙舟竞赛的广告。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在纽约和悉尼,唐人街早已不属异族一类。唐人街销售的许多生活用品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譬如在那儿买的书我会读上一遍又一遍,出门旅行时我会专买一种牌子的洗发液。唐人街的生活很方便,在一片熟悉的土地上你很快就能找到方向。

  我马不停蹄地四处游荡,寻找中国文化的隐身之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我找到了一处有四个街区之广的中国社区,不经意间撞见了一家迷人的小铺子,店铺里一溜整洁的货架上摆放着各地的食品,有西班牙的、英国的,还有中国的。




  一家唐人街的海鲜餐厅

  在这个经济秩序濒临崩溃的美丽的南美城市里,我只是一个异乡客,中国店主和我心照不宣地点点头。我曾到希腊度夏,在雅典吃了好几个星期的菠菜馅饼和羊乳色拉后,有位希腊朋友带我去了当地的中国餐馆。我狼吞虎咽地一连吃了好几碗米饭,把饭店里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无愧于我母亲很长时间一直叫我的雅号:饭桶。我在温哥华的那天,下着倾盆大雨,唐人街就是我避雨的地方,我坐在一家书店的茶吧里,悠闲地呷着一壶茉莉花茶。

  这些天,我 一直在探寻着旧金山唐人街的故事。我穿过具有历史意义的唐人街门楼(Chinatown Gateway),登上斯托克顿街(Stockton Street)陡峭的山坡,浏览着礼品店的橱窗,而且一直在寻思哪儿可以品尝到口感绝佳的莲心饼。在日落区(Sunset),新一波的亚裔移民已在这儿安家落户,这些亚裔移民大多都是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和越南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亚裔社区就在欧文街(Irving Street)上,整条街都是规模庞大的中国超市、99美分低价商场、泡沫红茶坊和那些虽不起眼但令人留连的饭馆。

  穿过奥克兰市(Oakland)的旧金山湾(San Francisco Bay),即可发现唐人街与城市的中心已融为一体,唐人街延伸几个街区之后就抵达了老奥克兰农贸市场(Old Oakland Farmers’ Market),亚洲的药草、南瓜与新出炉的烤面包和鲜艳的花朵交相辉映。尽管这儿五湖四海啥都有,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这一片唐人街才保留了生意圈那种独特的气息,人们在那儿分享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富兰克林街(Franklin Street)上的面包点心店里,一位妇女从柜台后不断往外递着烤猪肉饼,她还时不时地加上一两句评语,比如你的六岁女儿都长这么大啦诸如此类的话。一听这话,小姑娘先是一动不动,然后慌忙躲到父亲身后去了。

  可以说是怀旧驱使我不管走到哪儿,都会去寻找唐人街,但怀旧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我去那儿和我祖父母的理由不同;我生长在唐人街的外围,唐人街与外界的隔绝状态于我而言却是闻所未闻。祖父母去那儿是为了找一片安乐之地,可以听到乡音,这样他们才会感到自在。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这确实是一种回家的感觉。我倒想去香港和中国内地,因为我和它们阻隔太久。

  尽管偶尔能够听听广东话,品尝一下粤菜那种熟悉的风味是一件赏心乐事,比如米粥和牛奶蛋羹会使我忆起我的母亲,酱鸡会使我想起祖母,但我对全球唐人街的那种迷恋仍使我欲罢不能,想去亲眼一睹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在波士顿、旧金山和温哥华看到的唐人街都充满了活力,可新潮的东西和熟悉的东西互相交织在一起,却仍令我有些不堪。近日,我听说拉斯维加斯远郊正在兴建一座巨无霸似的现代化唐人街,“唐人街购物广场”正是这一宏伟蓝图的最终目的。21世纪的企业似乎都已远离了他们的根,它们显然想努力维护一些传统的、内在的特质。中国居民驱车数英里前往庞大的亚洲超市购买一些新鲜食品,到美容院里聊聊家常,到内华达州唯一一家中文书店里小憩片刻,也许与此有关吧。

  我从未去过拉斯维加斯,但如果我真去的话,你肯定会在商场里见到我。

  Bonnie Tsui曾任《Travel+leisure》的编辑,正在写一本有关全球唐人街现状的书。

  唐人街地址簿

  纽约
  北京烤鸭馆(Peking DucksHouse--28 Mott St.;212/227-1810,双人晚餐65美元),烤鸭味道正宗,是整个唐人街最好的。甜饼咖啡屋(Sweet 'n' Tart Cafe--76 Mott St.;212/334-8088,双人午餐16美元),价廉物美,上菜快,位于地下商场,面积不大,馄饨和鸡蛋面条是特色。唐人街冰淇淋作坊(Chinatown Ice Cream Factory--65 Bayard St.;212/608-4170),生姜、红豆、荔枝、芒果和绿茶口味颇有异国风味。飞达面包店(Fay Da Bakery--83 Mott St.;212/791-3884),价格极为低廉,是城里品尝叉烧包、椰奶饼和樱桃慕斯糖的热门首选。

  波士顿
  桃园(Peach Farm--4 Tyler St.;617/482-3332,双人晚餐30美元),是一家小餐厅,但有众多的拥趸,可以尝尝那些特色海鲜,比如蛤蛎蘸黑豆酱,或新英格兰黑鲸配生姜和大葱。东海城(East Ocean City--27 Beach St.;617/542-2504,双人晚餐30美元),后半夜有精彩的歌舞表演,还有炖鸡等美味菜肴。

  奥克兰
  中午想随便吃一点,可以去当地的红宝石国王面包店(Ruby King Bakery--718 Franklin St.;510/835-2366),芝麻饼和松糕只要60美分/份,价格低得令人咋舌。在老奥克兰农贸市场可以买到一些亚洲的鲜货,农贸市场坐落在第九大街(Ninth Street)上,每星期五上午8点-下午2点营业。

  旧金山
  戈戈咖啡餐厅(Go Go Cafe & Restaurant--1830 Irving St.;415/661-4289,双人晚餐20美金),营业至凌晨1点。滚热的米粥和烤面包是夜猫子吃夜宵的好地方。金门财富甜饼店(The Golden Gate Fortune Cookie Co.--56 Ross Alley; 415/781-3956),1962年创始至今,每天出产1万只甜饼。迄今仍用传统机器生产,手工折叠。

  悉尼
  中国友谊园(Chinese Garden of Friendship--Darling Harbour;61-2/9281-6863; www.chinesegarden.com.au,最低消费4.5美金),由悉尼的姊妹城广州的设计师设计,为中国之外屈指可数的传统开放式园林。园林布满了瀑布、桥梁和凉亭,茶室更值得一看。红辣椒四川餐馆(Red Chilli Sichuan Restaurant--3/51 Dixon St.,entrance on Little Hay St.;61-2/9211-8122,双人晚餐50美金),提供大量美味辣食。厨师的拿手好戏就是用旺火煸炒龙虾和蟹。

  维多利亚,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丝路香料按摩室及茶室(Silk Road Aromatherapy & Tea Co. --1624 Government St.;250/704-2688; www.silkroadtea.com),坐落于加拿大最古老的唐人街上,有室内温泉,环境清幽。提供茶点,尚可观看制作茶叶的工艺流程。一只硕大的霓虹灯笼是东米海鲜坊(Don Mee Seafood Restaurant--538 Fisgard St.;250/383-1032,双人点心24美金)的进门招牌。东米海鲜坊创立于1923年,点心品种众多,是喝午茶、品尝点心的最佳选择。

  作者:BonnieTsui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