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山:假记者横行与市委书记落马

作者:高山 发表:2006-12-08 16: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方面是假记者横行,干预农村选举、敲诈私营矿主、护送超载车辆、帮人打官司, 他们连政府与公安都敢敲诈;另一方面是有许多被敲诈的官员也因为腐败落马,其中包括某市的市委书记和纪委书记

临县的一位副县长说:“假记者把我们搞苦了,但又不能把他抓起来。没办法,咱们企业和地方上有把柄抓在人家手里。”

“假记者什么人都敢敲诈,包括政府机关和公安机关。反映最强烈的是一些来吕梁创业的投资者。个别投资者被一些假记者抓住小辫子不放,一批接一批地前去敲诈勒索,让当地领导十分头疼。”

根据摸底,路政、公安、环保、城建、交通、乡镇及违法煤矿是假记者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假记者敲诈的主要做法是:进行调查后写出调查性文章,把要刊登的内容送到当事人手中,问怎么处理,然后要求订报、做广告或直接要钱

某市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收到一份举报材料,名为《市委领导充当保护伞,国有资产被瓜分一空》,声称市委书记和市纪委书记充当非法矿山的保护伞,收受贿赂,存在严重贪污腐败问题。同时,作者还以报社记者名义,给市委书记和市纪委书记发电子邮件,声称掌握腐败证据,索取50万元赞助费。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近两年,该地区市委市政府多位主要领导因贪污腐败落马,其中包括某市的市委书记和纪委书记。

“最近两年,吕梁市乃至山西省的假记者十分猖獗。有不少人上午还摆小摊、卖烧烤,下午就跑到突发事件现场去采访了。”山西省吕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志明说。

“假记者什么人都敢敲诈,包括政府机关和公安机关。反映最强烈的是一些来吕梁创业的投资者。个别投资者由于刚到吕梁,先期部分手续不完备,被一些假记者抓住小辫子不放,一批接一批地前去敲诈勒索,最终导致一些投资商撤离吕梁。投资环境和地方形象受损,让当地领导十分头疼。”杨志明说,这是吕梁向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主动提出搞“打击假记者”试点的主要原因。

2006年8月,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吕梁市委的支持下,吕梁市作为全省打击假报、假刊、假记者的试点市,开展了一场新闻打假风暴。

“没办法,咱有把柄抓在人家手里”

要打假记者,先要摸清假记者的活动规律。

今年7月初,吕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兵分数路,深入到该市的临县、柳林、离石、交口4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调查,走访了8个乡镇、16个单位、11家个体工商户及部分县市的路政、公安、环保、城建、交通等执法部门及一些县、乡领导甚至煤矿的黑矿主。

据调查,临县的假记者最多,经常在县城活动的就有四五十个。假记者大多是当地无业人员。假记者主要干的是:干预农村选举、帮人打官司、护送超载车辆通过治超点、敲诈勒索企业主等。

临县的一位副县长说:“假记者把我们搞苦了,但又不能把他抓起来。没办法,咱们企业和地方上有把柄抓在人家手里。”

临县车赶乡一位负责人说,2005年,全省要求限期取缔土炼焦,该乡取缔动作迟缓了一些。因此,在2005年一年的时间里,他就接待了70批记者,其中有证件装备齐全的中央级媒体,也有小报小刊的记者,但更多的是假记者。好吃好喝之后,有的人伸手要上几千元才走,有的给几包烟或加点油就行。

“明知是假记者你也没办法。比如,有的报社记者拿着摄像机,这是不可能的。”治理超载的路政人员大倒苦水,“他们经常来要车,你还得听从,不然,他可能真的想办法曝你的光。”

而一些企业更是有苦难言。交口县一家煤矿矿主说,他在近一年时间里接待了20余批假记者,打点媒体花了10多万元。但具体因为什么被假记者敲诈,煤老板却不愿多说。

杨志明说,通过调查发现,被敲诈者确实或多或少都有把柄掌握在假记者手里。比如,敲诈一个煤矿,看你“六证”全不全,死没死人,实在没把柄,就说你污染了,小煤矿出煤总会扬些煤灰吧。

杨志明介绍说,他们从煤炭、安监、公路沿线的执法部门收集到9家媒体的58张名片,没有一张是真的。在调查中,还查获了两份假报刊:《中国焦点》和《老区文化信息报》。目前,这两家假冒报刊的机构已被解散,报纸已被取缔。

根据摸底,路政、公安、环保、城建、交通、乡镇及违法煤矿是假记者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假记者敲诈的主要做法是:进行调查后写出调查性文章,把要刊登的内容送到当事人手中,问怎么处理,然后要求订报、做广告或直接要钱。

100天查获80名假记者

摸清假记者的活动规律后,在吕梁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吕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牵头,联合扫黄办、公安、纠风、环保、路政等15家单位开展重点打击。

“第一仗就抓了一条大鱼。”杨志明说。

8月2日,在离石区三交治理超载点蹲点的人员发现一名持有《市场调查》杂志新闻采访证的男子,强行索要路政人员查扣的超限车辆。这个持有新闻采访证的人名叫韩东辉。在索要被扣超限车辆未果后,韩东辉开始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拍摄,并挑拨车主与路政人员闹事。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新闻出版局人员将此人带回办公室核实情况,调查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刊物。

根据摄像机里录像带所提供的线索,工作人员发现韩东辉还在其他地方进行过敲诈。杨志明带人到3个县的5个乡镇调查发现,韩东辉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在煤矿、政府机关和农村勒索过财物,其中,在两个煤矿共敲诈现金9000余元。

另外,在韩东辉身上搜出的合同证实,他与这个假刊物签有合同,只要一年上交5万元左右,其余均为自己所有。他还被任命为该刊驻吕梁市负责人,并可以发展成员。

8月11日,韩东辉被刑事拘留,该案现已进入起诉阶段。

在11月9日公布的一起案件中,孝义市温家庄超限检测点接到一名自称是《山西画报》的记者杜海鹰发来的短信,声称要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对该超限检测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短信还提到,如果超限点交纳3万~4万元所谓的版面费,就可以撤销报道,不予曝光,并要求单位负责人当天下午务必将现金送到吕梁宾馆。超限点工作人员随即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第二天下午5时,拿到1.5万元仍抱怨数额太少的两名男子,正准备从宾馆离开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控制。据初步审理查实,两名假记者为杜海鹰、薛艳军,均为朔州市朔城区无业人员,两人所持的《山西画报》采访证和《中国法制新闻》记者证均系伪造证件。其行为已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已对其进行刑事拘留。

9月17日,离石区工商局抓获了一名做传销的男子。这个名叫齐进军的男子自称是《香港国际市场经济报》的记者。后经吕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查证,该男子及其3名同伙拿的记者证都是假的,是在北京花500元买来的。

在打击假记者行动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吕梁各县市共同行动,共查获80名假记者,其中4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在调查和打击期间,还没有发现真记者诈骗的情况。

“打击成效很大,最近假记者已经基本绝迹。”杨志明说,“现在吕梁的假记者不是被抓了,就是跑到外地去活动了。”

杨志明说,打击假记者不能影响真记者的正常采访。在打假的同时,我们一开始就确定了两个前提和三个目标。两个前提是:确保正常的舆论监督不受影响;确保真记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三个目标是:维护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维护媒体的公信力;维护记者崇高的社会形象。

部分假记者背后有真靠山

几年前,吕梁市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虽然煤、焦、铁、铝、镁等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并不活跃,假记者也很少见。近年来,吕梁经济以全省最快的速度发展,一些隐性矛盾开始浮出水面。

吕梁市2000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0亿元,2005年暴增至60.08亿元。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对应的基层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不能成正比增长,一些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比如,在农村选举方面,一些宗族势力插手,拉选票,干预农村选举;比如,随着煤价的暴涨,原本不突出的开始变得尖锐起来。假记者正是看到其中有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闻风而动,从原先经济发达的临汾等地开始向吕梁流动。

“这是假记者泛滥的大背景,也是深层原因。这要求我们政府部门的官员要提高执政能力,提高处理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能力。”杨志明说,“而假记者后面有真记者,是假记者泛滥的最直接原因”。

部分媒体只注重经济效益,对聘用工作人员疏于管理,乱设机构,随意招聘人员,甚至出现“连环聘任”的现象,本来属于新闻机构最末端的记者站,还继续发展“下线”,出现了记者站下设记者站的情况。有的记者站招聘的发行、广告人员,任何法律法规都不懂,甚至连字都不会写,纯属文盲。在被移送司法机关的44名假记者中,自己伪造证件的不到10人,其余的都是报社或下属记者站给无业游民发放的所谓记者证、采访证。还有假报刊还下设记者站,假记者又招聘假记者的怪事。有的聘用人员和记者站签有合同,规定每年交多少钱,回扣、提成是多少。有的明确写明,如遇特殊情况,记者站可为记者提供支持。

正是由于有报社记者站和真记者在背后的支持,所以假记者才敢横行。

一些被敲诈单位由于自身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不愿意举报假记者,这助长了假记者的嚣张气焰。

打假以来,一年送给假记者大量金钱的矿主们,一个举报的也没有。“他们更愿意用花钱的方式来了事,而不愿意对假记者进行举报。”杨志明说,假记者受贿,单位行贿,问题一样大,而且举报后,往往还要暴露自己本身的一些问题,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心理下,煤矿主们更愿意采取花钱消灾的方式,以求息事宁人。

当然,对于假记者来说,他们的目的是快速致富。有的地方,假记者已经结成团伙。比如,某地煤矿发生爆炸,死了一两个人,正规的媒体因为新闻分量不够一般不会去报道,而假记者就一个通知一个,称某地发生爆炸,去了能拿多少钱,所有的假记者便蜂拥而至。假记者们互通信息,共同致富,形成了一个黑色产业群。

“吕梁市是山西假记者泛滥的一个缩影,假记者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或明或暗地存在着,有些地方只是没去打击,没暴露出其背后的问题。”杨志明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将在吕梁召开座谈会,研讨吕梁的打假做法,交流打假经验。”

“希望通过这次行动能够净化吕梁的新闻工作环境。”杨志明表示,“吕梁欢迎正常的宣传报道及舆论监督,以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保障群众言路畅通,维护记者的良好形象和新闻的公信力。但我们绝不允许假记者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给社会制造混乱。”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