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海外摆摊兴致浓

发表:2010-03-14 22: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学生经营的摊位前络绎不绝的顾客

摆摊已经成为身在异乡的留学生兼职的一个热门选择,他们或为了生计,或为了兴趣,或为了锻炼自己,不畏艰辛地守在自己的“小店”前,思考着这份“事业”如何维持和发展。在每一个留学生的小摊子背后,都有一个“大梦想”正绽放着他们的青春色彩……

中国元素畅销后备箱市场

英国的星期天市场很有特色,人们也叫它后备箱市场。星期天市场可能是中国留学生去得最多的地方了,他们有的是去淘旧货,有的则是去摆摊卖旧货。

香港《文汇报》报道,已经在英国留学生活2年的sissi(化名)为了赚取生活费便在这个市场摆了个小摊,卖的东西主要是从中国买来的特色手工制品,比如:剪纸、中国结、漆器小首饰等。

参照当地的物价水平,sissi是按“原价”出售的,只不过货币单位从人民币换成了英镑。扣除买东西的成本,她已经用赚到的钱为自己购置了笔记本电脑、电视、火锅等生活用品。

sissi摆摊的秘籍只有两个字:文化。她所卖的商品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它们在英国之所以会卖出十几倍价钱,是因为它们散发着的中国风味与情调,而与生产成本无关。
18岁女孩悉尼当街卖字

18岁的女留学生李莎趁着中国文化热,利用闲暇时间在澳大利亚悉尼摆摊卖字,赚钱的同时,也做了一回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山西晚报》报道,李莎4岁起跟着父亲学写毛笔字,9岁起开始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并多次折桂。2009年,前往悉尼大学留学时,李莎带上了她心爱的文房四宝。

“上街卖字是受一位拉手风琴的留学生的启发,听到他们利用假期卖艺,我想我也可以卖字。”李莎回忆起摆摊想法时说。于是,她准备好大皮箱,用绳子将油画板与硬纸板固定好,架在皮箱上当写字桌。 2009年10月的一天下午,李莎拉着她的“道具”来到了中央火车站通道,找了块空地开始摆摊。李莎说,当时她紧张得不敢抬头,只好埋头写字。不一会,路人开始驻足观看,但仍无一人搭腔。半小时后,几位当地人一下就买走了她的3幅作品。李莎说,当天收摊时,她挣了85元澳币,但她最高兴的是传播了中国的文化。

今年放假回家,李莎又在父亲的帮助下,买回了一大捆红纸,准备回到悉尼继续传播“春联文化”。

偶然赚到第一桶金

两年前,艾琳刚到澳大利亚读研究生时,就决定找兼职。她说,“语言课程学费贵得离谱,一周就要400多澳元。加上房租和生活费,一个月的开销要2500澳元。”

《上海侨报》报道,起初,兼职工作很顺利,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兼职机会大大减少,艾琳也被解雇了。随后她参加过多次面试,结果均不理想。

在一次去面试的路上,艾琳发现有家店在处理货品。原本售价十几澳元的货物都以一两澳元的价格被甩卖。当时,她花了一周的生活费进了摆摊生涯中的第一批货,主要是首饰,还有些墨镜和皮带。

然后,艾琳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悉尼唐人街夜市的摊位。在悉尼唐人街夜市场,平均每个一米的摊位需交租金125澳元,营业时间为下午2时到晚上11时。由于有人合租,艾琳只需出70澳元。

2009年7月30日--出摊前的那个夜晚,艾琳一夜没有合眼。不过,第二天首战告捷,她净赚120澳元,相当于打2天工的收入。自此,艾琳便决定长期摆摊下去,并且开拓葛立波市场的新摊位。现在,她每个周末都可以赚300多澳元,除去生活费外,还有了余钱。

买了单程票 在晒黑路上越走越远

2月份,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夏秋之交,天气依然非常炎热。虎年春节,艾琳没有回中国过年,“买卖好容易红火起来,刚有些回头客,我不想因为休假而失去。”她说。

每逢周末,艾琳除了随身带着基本的吃喝物品外,还要带上3大桶水、防晒霜、墨镜和帽子,“一样也不可少”,艾琳说。

艾琳每天在悉尼大学旁边的葛立波市场的摆摊时间是从早上8时到下午4时,“刚开始摆摊时没经验,遮光布都没有准备,”她说,“澳洲的太阳很毒,皮肤被晒后会红肿,不过这些都是工作,没什么可抱怨的。”

现在,尽管防晒措施严密,但艾琳就像是买了“单程票”一样,在晒黑的路上越走越远。

摆摊苦累自己知

皮肤变黑已不算什么,对艾琳来说最麻烦的就是天气的变化无常。她的摊位是露天摊,下雨天便会受到影响。上月一个晚上,突然开始下雨,周围的同行都早早撤摊躲避大雨。因为当天收入不理想,艾琳决定坚持一下。无奈雨越下越大,一小时后,她也只得狼狈收摊。

艾琳回家时全身都已被雨淋透,胳臂也被划破,一直在流血。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打电话给父母报平安时没有提到这些事。不过,当天晚上盘点进账时,艾琳边数钱边流下了眼泪。

下雨天不好,大晴天也不好。一次出摊前,天气阴沉,艾琳图省事没带遮光布。不到半小时,太阳就出来了,并且越晒越烈。艾琳当天的主打商品是各类手镯手链,一会工夫,银镯子和玛瑙手链便被太阳晒得滚烫,看上商品的顾客们一碰到镯子就立即将手缩回去,无奈地走开。

理论+实践 收获多多

同学们不理解艾琳的做法,觉得这样的小生意赚不到钱还累得要命,但艾琳却不以为然。艾琳学习的专业是市场管理,她将摆摊看作理论知识实践应用的过程。

“消费者心理、营销策略、贴小广告、搞分阶层价格模式,学过的各种营销策略我几乎都试了个遍。”她自豪地说,“去年期末我的市场调查报告得到了全班最高分。”说起双重成就,艾琳更加自信。

更重要的是,这个摊位给了艾琳归属感。她说,“留学生活往往会缺乏归属感,也许今天下课回家,就被通知要在几天内搬走,也许刚工作几天就要被意外解雇。在异国他乡,至少这个小小的摊位是我的,它给了我心理的支撑。”

来源:侨报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