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老人“蒸发”折射出日本社会问题

发表:2010-08-06 13: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幽灵寿星”问题在日本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对于这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日本政界和媒体乃至普通市民都不禁感到震惊。

上月28日,日本首次发现百岁以上的“幽灵寿星”。即,这些人在户口本的登记上仍然活着,但家人却不知其行踪。从此之后,“幽灵寿星”每天像滚雪球一样增加。截至本月5日,得到证实的“幽灵寿星”就超过60人。而且这不是政府的调查结果,而是各报社进行的分散统计,所以得出的数字各不相同。

东大阪市的事例如实说明了这种事件的严重性。东大阪市表示,对今年9月15日将满100岁的132人的住所进行调查后发现,有18人行踪不明。有记录显示,其中3人最近进了养老院,因此可以瞭解其行踪,但其余15人则无法找到。

这一数字在总人数中占10%以上。但如果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这种情况,“幽灵寿星”增加了多少则无从得知。

舆论媒体质疑日本“长寿天堂”之名是否名副其实。据政府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9月,百岁以上老人达4.0399万人。2000年以后的9年里,百岁以上老人增至原来的3.5倍。但是,“幽灵寿星”风波发生后,该统计的可信度遭到严重质疑。《朝日新闻》5日报导说:“此次事件导致‘世界第一长寿国’的根基发生动摇。”

另外,日本作为“福利大国”的声誉也受到质疑。至今为止确认的“幽灵寿星”中,因家人骗取高龄养老金而没有申报死亡的情况达6例。日本媒体报导称,其余的情况只是没有得到证实,但很有可能也是这样。

据瞭解,被家人遗弃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有老人几十年前就行踪不明但却没有寻找的儿子,也有老人失去联络50年的女儿等,此次证实了很多这样的事例。对此,日本人纷纷表示:“我们国家何时变成了这样?”

人口统计体系也暴露出问题。有的人原籍户口上注明是死亡,但实际住址的户口上却是健在,继续领取养老金。负责相关业务的公务员也不明缘由。另外,还有很多当局虽然知道几十年前行踪不明的事实,但却没有改动户口的情况。这些行踪不明者在户口本上继续存在,成为100岁、110岁的长寿老人。

还有人指出,过分保护个人隐私也存在问题。此次证实事例的共同点之一就是,负责相关业务的公务员去确认生存与否时,对方一句“老人不想见”就给打发了。公务员担心如果进一步追问会因触犯《个人资讯保护法》而受到处罚。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并不打算对整体现状进行调查。原因是老年人太多。政府计画先从8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人中随机抽取840人进行调查,而对110岁以上老人则整体进行面对面调查。这种事态给日本这个“国家形象”留下了严重污点。

●寿星“蒸发”事例

日本东京都杉并区警察局5日向都内所有警察局下发了协助寻找行踪不明者的公文。失踪者的名字是古谷房。113岁的她是东京地区最年长者。

有关资料上记载的衣着相貌如下:“身高153厘米。白头发,皮肤较黑。戴花镜。戴男性手表。”这是她的大女儿(79岁)回忆24年前,即1986年在东京银座的荞麦面馆见到她时的情景。大女儿是家人中最后一个见到古谷房的人。

日本警方宣布将以这一衣着相貌为根据寻找古谷房。时间是全国范围内都开始出现寿星行踪不明事件8天以后。

日本媒体也不断揭发寿星“蒸发”事例。《朝日新闻》5日报导说,在长野市登记的一名110岁男子已经30多年行踪不明。资料上记载的同住人、老人的儿子说:“30多年前去了伊豆。我觉得如果有事会联系我们,所以没太在意。”户口在千叶县的一位103岁老奶奶也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与家人失去联系。她70多岁的长子说:“2005年见过一次,后来就失去了联系。”

户口资料上显示,生活在北海道岩见沢市的一位百岁老奶奶是于1978年和家人一起迁到这里来的,但她60多年都没有和家人住在一起。这位老人的孙子(51岁)说:“听说奶奶在父亲小时候就离开家在青森生活。”据说,他们13年前曾打听过老人的消息,但没有联系上。

寿星失踪事件真实揭露了日本社会的家庭崩溃现象有多么严重。也就是说,家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导致老人遭到遗弃并“蒸发”。《读卖新闻》上月实施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说家人之间的连接纽带日益松懈。日本首相菅直人5日指出:“社会上导致人际关系破裂的因素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也越来越松。”

来源:朝鲜日报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