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金融资源错配(图)

发表:2010-08-16 13: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必然是一个资源配置有效率的市场。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看,足以发现中国经济中的缺陷。

以资金为例,现在国内市场缺钱吗?从整体上看,没有这种迹象。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一轮开闸放水后,央行在操作上正逐步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到中性的货币政策。不过,2009年投放的天量货币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化的。各大银行现在手中资金充足,货币市场最新的7日Shibor在1.7348%的低位盘桓。公开市场方面,央票依然很受欢迎。10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1年央票330亿;12日发行3年期央票860亿,发行利率保持不变,同时进行91天正回购操作400亿,利率也维持不变。算起来,央行已连续四周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资金了,共计2540亿,可见流动性还是很宽裕的。

然而,当我们离开热闹喧嚣的交易所,走进田间地头时,民间资金饥渴的状况却清晰可见。河南省信阳市一位从事水泥生意的老板称,去年借款还比较容易,年利率一般只有 10%,到今年年初借款年利率就达到12%了,三个月前再去朋友处借款,年利率就喊到15%了。“最近再想借到钱,没有18%年利根本不可能。这还得是交情比较好的。”按照央行的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目前金融机构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贷款的基准年利率为5.31%,那么民间个人借贷年利率的上限是21.24%。这就是说,当地的民间借贷利率已逼近极限,资金十分紧俏。

一边是银行发愁手中的钱无处可贷,一边却是中小企业和个人难以筹措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所谓宽裕的流动性,似乎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问题其实由来已久。在银行眼中,由大型国企和政府主导的项目才是他们争夺的焦点。而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人,银行并不愿费时费力地去做调查,信贷主管更不愿贸然签字承担责任。在去年一季度的天量信贷投放中,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但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于是,这一部分的信贷需求,更多的由民间借贷市场来解决,而资金来源主要也依赖于民间资本。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切割开来:由国家主导的银行系统与国企、政府打得火热,民间借贷市场则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与个人。本在同一经济体中的各方,却因这道“金融大坝”而面临着深浅不一的“水位”。

这种局面造成的后果,是实体经济因金融资源的错配而被拖慢了增长的步伐。中小企业身处市场的第一线,对经济变化状况感知敏锐,并能迅速做出反应,称得上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单位。在做投资决策时,由于权责的高度统一,中小企业的投资效率往往较高。然而,他们却因为资金不足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好的机会与项目,延缓了发展扩张的速度。一位来自广西的中小企业主曾感慨,他办企业有15年了,前13年,为了企业能够发展,他不遗余力地想找银行借钱,银行就是不搭理他。“最近两年,我钱多了,银行开始上门找我,我才不理他们。”如果这家企业在起步之时能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的话,发展速度相信会快很多。

安邦认为,金融资源的错配导致了民间资金的稀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大型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大有可为。当不同市场中的“水位”渐趋平衡时,实体经济也将随之变得更加健康与强劲,中国的经济效率也才会提高。

来源:金融时报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