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就是这样被“造”出来的……!(组图)

作者:庞学飞 发表:2011-12-07 11: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庞学飞


庞学飞的证书


证书

一个曾经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的发明家——庞学飞,仅因为家中住房被人偷拆,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解决相关问题。而相关部门,不但不积极妥善地处理解决问题,反而将庞学飞先是送进看守所,后来干脆直接送进了神病院关了长达两年之久。发明家——庞学飞的精神病就是这样被造出来的……!

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的发明家——庞学飞,男,汉族,生于1958年,上海发明协会会员。先后发明和研制多项专利技术。曾荣获第二届上海优秀发明奖,并先后被入录《中华知名爱国人士》、《国家科技成果研制功臣名录》和《世界名人录》。新华社、人民日报、上海科技报、新民晚报对此均有过报道。

庞学飞一家原住上海市杨浦区昆明路1222弄。2003年10月,为配合“迎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市政规划建设,庞学飞的住房被列入了动迁范围。庞学飞和他九十高龄的老母亲在得知住房需要动迁的消息后,积极响应和支持政府的号召,同意动迁。2003年11月—2004年2月,动迁组领导张某一再找庞学飞和他母亲,告之国家的动迁政策是“先安置后拆迁,请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会尽快给予安置解决”。庞学飞母子一直等待安置通知(庞学飞母子此时住在其姐姐处)。

2004年3月11日,下午一点,庞学飞回到昆明路的家。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赖以蜗居的家已经被拆除变成废墟了。而此时,庞学飞和他母亲一直还没有等到安置的通知。

从这一刻起,庞学飞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开始了漫长、曲折、复杂而又艰辛的维权之路。首先,庞学飞找到了动迁组领导。3月15日,领导张某说,居住安置把庞家漏掉了,并写了条子让庞去找许姓领导,许姓领导让找拆迁公司,拆迁公司让找政府拆迁科。就这样庞学飞和他母亲好似一双皮球,被各相关部门踢来踢去,期间先后两次被110拦阻、问话。4月4日,领导张某仍要庞学飞和他母亲相信党、相信政府,会给你们妥善安置。并哄骗二人按他写好的委托书照抄一遍交给他,然后妄称房子很快安置,让二人回去等通知(7年过去了,庞学飞和他九十高龄的老母,至今也没有等到安置的通知。)。

时间到了2005年的秋天,庞学飞和他母亲的拆迁安置依然是“空中楼阁”。万般无奈之下,庞学飞和他母亲向上海市杨浦区法院提交了民事诉讼,决心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讨回应得的拆迁安置房。

可是,杨浦区法院以“政府拆迁不安置,系政府行为,法院不能立案”为由,驳回了二人的诉讼请求,将皮球抛向政府。接着,庞学飞分别向二中院和上海高院进行申诉,但一直未得到支持,庞学飞和他的老母亲真正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2006年4月,庞学飞开始多次向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反映自己的住房被人偷拆,无人安置,现居无住所的遭遇。而各相关部门的接待人员一再采取踢皮球的办法进行搪塞。

2006年7月,庞学飞向公安局寄了一份人民日报刊登的有关拆迁的法规性文件,结果惹恼了某些官员。2007年2月19日(农历大年初一),庞学飞以“散布恐怖信息”罪被抓进杨浦区看守所。 在看守所里,办案人员先后两次采取哄骗、恐吓和虚假承诺等卑劣手段,让庞学飞在文件上签字(所签字文件不让庞学飞看),并一再虚假承诺,称很快就将其释放。结果是采取不批捕、不起诉、不释放等非法手段,超期羁押庞学飞120余天直至2007年6月11日。

这期间,庞学飞受尽了各种各样的非人折磨。 2007年6月11日上午11时,庞学飞被非法关押了3个多月,他终于盼来了释放的日子。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从虎口跳进了更加恐怖的万丈深渊。

公安局将释放的庞学飞,以“肇祸精神病人”的名义,送进了上海市殷高路2号——上海安康精神病院,接受“强制监护治疗”。

庞学飞家族没有精神病史,发明家——庞学飞个人也没有精神病。仅因为自己的住房被人偷拆,找相关部门反映和要求解决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没有经过医疗鉴定,没有经过家人同意,甚至在没有经过任何医生诊断的情况下,被从看守所直接投进了精神病院。同精神病人同吃、同住、同样治疗、同样对待,体罚、毒打、挨饿。就这样,庞学飞被成了一个“精神病人”。

由于庞学飞本身没有病,而每天接受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致使庞学飞身体很快出了问题。眼睛坏了、肠胃坏了、肝脏坏了,家没了、房子没了、尊严也没了。

在庞学飞的多次强烈要求下,在医院工作人员都知道庞学飞没有精神病的情况下,在度过了长达526天的非人待遇后,2008年11月26日,医院工作人员要求庞学飞缴纳2453.10元的伙食费后,终于将其放了出来。

从看守所——精神病院出来后,庞学飞的上访生涯中,又多了一项内容——要求“国家赔偿”(在看守所遭错误羁押90天,正常人在精神病院被强制监护治疗526天)。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草案围绕送、诊、治三个环节以及精神障碍的复诊、鉴定和监督、评估等问题作出规定。草案规定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故意将非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精神障碍患者送入医疗机构构成犯罪的,将被追刑责。

然而,在对待庞学飞的相关诉求事宜,相关部门仍然在打“太极拳”。市高法推给了区法院,区法院在N次推诿后,给予了“法院不管”的结论。

面对残酷的现实,庞学飞再次陷入迷茫?我的出路在何方?我该怎么办???九十高龄的老母亲——您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属于咱们自己的蜗居吗?????

来源:看中国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