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摧的中国人玩不起 景区门票进入百元时代(图)

发表:2012-05-02 00: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7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九寨沟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在中国民众出游人数攀升的同时,中国境内一些景区的门票也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据了解,未来数月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至100%不等。其中,有“扬州旅游名片”之称的瘦西湖,日前也召开听证会,拟将门票价格从现行的旺季90元(人民币,下同,约18新元)调整到120元。厦门鼓浪屿入岛费“将从8元涨到80元”的传闻更是在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直到鼓浪屿管委会出面辟谣,游客们才松了一口气。

这股“景区涨价潮”,在清明节前夕就已出现。4月1日起,曾一度免费开放的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的门票由每张100元涨至160元,涨幅高达60%,而江西井冈山景区也将从5月8日起,将旺季票价从每张156元调整为190元。

此外,还有一些景点采用了“偷梁换柱”式涨价法。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安徽九华山今年的旺季门票价虽仍维持在190元,但原先门票中包含的30元交通费,现在需由游客另付。湖北武当山景区也在维持门票价格不变的表象下,将交通车票从70元涨到100元。

游一次九寨沟花320元

各景区争先恐后涨价的结果,就是让中国知名景区门票集体进入“百元时代”。据《南方日报》统计,中国大陆130家5A级景区中,近半数的旺季门票价都过百元,而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等14个知名景区的门票价格均超过200元。

更令游客们恼火的,是最终的“进门费”竟然还不止这高昂的门票价。以四川九寨沟景区为例,在220元的门票基础上,还要再加上90元的观光车票和10元的保险费,最后每个游客要支付的“进门费”高达320元。有网友感叹:“徐霞客要是在世,恐怕早已经破产了。”

还有网友对比中外景点票价,算出九寨沟的旺季220元门票,足够把美国黄石公园(75元)、印度泰姬陵(84元)、日本富士山(免费)都玩一遍,“还剩100多”。

景区门票为何在今年身价陡增?坊间盛行的说法是“三年解禁期”已到。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时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得少过三年。因不少景区在2006年时就已调整门票价格,因此2009年、2012年都是所谓的“门票解禁年”。

早在2009年的第一个解禁年时,黄山景区的门票就率先从200元涨到230元,带动了该年的景区涨价潮。而今年恰逢第二个解禁年,景区上调门票价格在预料之中。

景区靠“门票经济”创收

但在这“三年必涨”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过分依赖旅游产业等深层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就指出,门票收入占国内游客在景区消费的80%至90%,多数景区目前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

其次,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以旅游立市,使地方财政严重依赖旅游产业;而操作简单、效率明显的门票经济,又在拉动旅游产业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导致当地政府无心发展周边产业,完善相关服务,光靠“门票经济”来创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要增产,票价涨”的死循环。

反观不少欧洲国家,正是有成熟的旅游产业链支撑,景区当地的经济增长大部分靠周边产业获得,从而对门票的依赖大大减少,门票收入变成只是保护资源的辅助手段。

如今,一些中国城市也开始尝试“零门票”,例如早在2003年就免费开放的杭州西湖,近年来的整体旅游收益不降反增。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接受中新社采访时称,虽然每年减少了2000多万元门票收入,但因免费开放而吸引的大量游客,使整体旅游收入和综合效益都大大提高。

专家也认为,要打破“涨价怪圈”,除了对旅游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外,政府也需对公益性质旅游景区的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支持,减轻景区的成本压力,让业者有更多资源发展其他周边产业。

来源:联合早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