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浮云飘

作者:张成 发表:2012-10-25 00: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纵观历史,你会觉得它如滚滚长江水,永远不回顾的奔向东方、奔向大海。历史的一幕一幕,特别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如长江之水,时而浪起高涨,时而浪落低平;时而急浪拍岸,时而浪消宁静。看上去没有什么能阻止洪洪大水奔流,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逆折回转。

在中原一片大地上,真是“你方唱罢他登场”历史的一幕.不管是好的一幕,成功的一幕;或是坏的,失败的一幕;不管是丰年盛世、歌舞升平的一幕;还是烽烟战火,家散人亡的一幕;不管你想要它,还是让他尽快过去,它总是按它的“时辰”扮演着自己要演的剧目。它能给世间留下的也就只是历史遗迹、断壁残垣,为后人洒泪凭吊而已。

不管是威震天下、雄兵百万、气度恢宏、万民仰慕的盛唐天下;还是后来的康乾盛世,不过也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瞬飞驶而已。留给后人的也只是雄伟建筑、刻石记功的遗迹而已。搞不好无情的历史连这点东西都不给你保留,而你能看到的仅是乱岗碎石,夕阳衰草而已。

岁月非但催人,而且也催促着时代、历史尽快的向前走。不管前面是平坦沃田,还是崎岖山道,历史总是无情的催你赶快离场,因为后面人物、后面故事也要在这里上演。

中国古人对世事无常的凭吊是很多的,不少感人肺腑、传诵多年的脍炙人口的名句也特别多。其中对朝代更迭频频的南北朝的南方六朝,更是感触良多:如元朝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元代的萨都拉站在台城荒凉的废墟上,写下《念奴娇•金陵怀古》:“六朝豪华,春色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新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唐朝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清人的“自古兴衰如转烛 ,六朝兴衰成棋局”

当时真是 “ 城头变换大王旗”,今年你称王称霸,明年你可能因失败而人头落地, 真是“世事无常”。

另一个,多为文人墨客兴叹的是结束盛唐。“百年之治” 的“安史之乱”后,历史长河流向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年代。人们总是回忆当年 物阜民丰、歌舞升的太平盛世,最有名的如唐朝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等。

我们可以看到,在兴亡更迭频频年代或盛事骤衰的岁月里,是人们的感叹更为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不少成为“巧夺天工”的绝世佳句。

就拿近世所见来谈,二战开始,各国亦都为自己着想。当时欧洲各国都怕希特勒法西斯的武力,希望希特勒把矛头指向立足不稳的苏联,希望他们在相争中各自消弱力量。他们也知道希特勒的胃口大,要统一欧洲,但总想等他收拾苏联后,力量减弱时,再对付他。因此尽量不惹他。当时在欧洲军事力量排名第二的英国,采取对希的所谓“绥靖政策”,出卖捷克,坐视波兰。但没估计到德国没有把武力对付军事力量较强的苏联,而首先回顾,消减了法国。 法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朋友,可是英国却没有大力救援。这就是政治。真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二战后,中共以谎言欺骗,国民党已无力对抗时,特别是面临经济危机,美国却袖手旁观。美知道,中共一直在吹捧美国的“民主制度”,以为可与中共结交,认为蒋介石政府已腐败不可就要。可是中共一取得政权,就宣布“一边倒”,即倒向苏联反对美国,这又让美国落了个空。而中共执行的是一套比蒋更独裁十倍的“愚民”政策,使在不到三十年统治中,被镇压的、饥饿死亡的,枪毙的约为八千万人(比一个英国或法国人口还多)

而与苏“友好”了十年后,中苏又出现了严重裂痕,以至与“老大哥”兵戎相见。

就在中共统治中国的半个多世纪中,它们内部也为了“权利”進行了残酷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建国”不到六年,把高岗逼到了自杀。59年庐山会议,又把当时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和湖南省第一书记周小舟等打成“反党联盟”。

“文革”开始就把党内的第二号人物刘少奇打入十八层地狱,最后重病不治“冤死”河南。中共大部分高层干部也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迫害、甚至自杀、批斗至死。由于“文革”中受害的中共上层干部太多, 以至毛泽东“驾崩”后,“文革”被否定了。这是中共自毛泽东掌权四十年以来的第一次。

我想,这些中共高官挨批斗时,可能也会想到,虽然有权在握时,颐指气使倒也威风,也享尽了人间的名利权欲。但到这时头上戴着高帽子,被两个“红卫兵”,押着“坐飞机”,台下被激怒了的群众在呼啸着,自己已被认认为臭狗屎不如的“走资派”,以后的命运还不知如何? 想想还不如一个小老百姓,虽无“一呼百诺”的威风,也无“前呼后拥” 的从属,但也可过着平安简淡的生活,不会弄得挨斗、挨批,甚至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但他们当时想着这样,回头似乎已经无希望。他们一定会感到人生“命运多变”、“盛衰无常。 有些人更有甚者,回忆数十年“革命经历”,以自己的家庭、教育程度不参加“革命”,如在“旧社会”,也还是能有口饭吃,不至这样下场。但一等 “物换星移”,自己又上了台、掌了权,可能有些人,又会 “重拾威风”忘了受难日子。

其实,人总是这样,总是在顺利环境时,极尽权力;而在遭时又会“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而想抽身后退。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不少人总是这样,直到生命临终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伤疤”永远不会好了,可这一切都已为时已晚,无法抵抗的死神向他们发出了最后的 “邀请”, 自己也只能带着始终触及不到的“奢望”,而无可奈何的离开、他不想离开似乎尚未享过瘾的世界。

“死时才知万事空”。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他不会强烈的、执着的追求他基本上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把世界上一切看得淡一些,生活上洒脱一些,你也会活得轻松一些。

我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共决定给一部分职工调整涨工资, 每单位都有一个百分比的配额,一般约有1/3左右能够上调。个人摆条件评比,最后领导圈定。因调资不是人人有份,听说北京就有一大学学历职工未能上调一级而自杀的。升一级也就是多7元,洋人听了都不理解,中国人怎么就为了按当时汇率的2美元而自杀。(当时美元5人民币兑率1:3左右),这情况在北京不只是一件,全国就更多。当时分析:死者也不是纯是因为这几块钱,反正几十年都苦下来了,也不会因多这几块钱就富起来了,主要还是心理上过不去;觉得条件比他差的已经上去了,他却没涨上上;或者是没涨上工资,在亲友面前无光,他们会认为你无能,或是犯了什么错误。

事实上,在这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多着呢,这由你的先天命运决定的。如有人生下来就残废(或瘫痪、或痴呆、或聋哑等);有人天生聪明,有人就笨;有人长得漂亮是“美女”,(现在女子长得漂亮就是钱)有人长得丑陋;此外,后天的机遇也成为成功否的重要因素。你再聪明、能干,但时乖命蹇,你也不可能成功。

“万事随烛转” 、“天道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在国际关系上)“沧桑多变 ”、等无数民间谚语、成语、民谣都指向一切都在“变”中,这些教导人们不要把问题看死,看得那么绝对。

从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国家、世界,一切都在“变”,如浮云样永不停息的变化着,这也将演化出一幕幕时而喜庆满堂的欢笑、时而悲恸震天嚎哭的人间大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