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造假鬧醜聞:創新國家成笑談

發表:2009-02-06 22: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學術界又爆出醜聞。浙江大學一院士課題組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一系列學術論文,涉嫌數據造假、一稿多投等學術腐敗行為,這些論文已經被國際期刊撤銷。據統計,該課題組涉嫌造假論文目前已被發現十四篇之多。

鐵證如山的學術醜聞,卻沒有人出來為此道歉

論文本來已發表,現在又被撤銷,這說明造假證據確鑿,已成定論。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明明已是鐵證如山的學術醜聞,卻沒有人出來為此道歉,更沒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按照國際學術界的基本學術規則,一旦論文被證實有造假、抄襲、剽竊等行為,所有的作者都必須共同承擔責任,不論是名牌大學校長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只要論文中有署名,都必須引咎辭職。

科學無國界,學術研究必須遵循通行的國際規則,但作為中國名牌大學的浙江大學對此事的處理卻令人大跌眼鏡。浙江大學竟然發表聲明稱:論文造假全是某博士後個人行為,其他作者並不知情。這樣一紙聲明顯然是把責任全部扣在了這名無權無勢的博士後頭上,其他名頭更大的作者則安然無恙。

這樣的聲明,顯然是蒼白無力的。很多國際學術界人士指出,這些論文涉及的造假行為,絕非一人所能為,必定是集體行為。而且,如果造假醜聞沒有被揭露,其他作者是否也照樣將這些論文,列為自己的科研成果呢?

縱容諉過助長歪風

很顯然,如果醜聞沒被揭露,這些人不但以此為資本去申請課題,索要經費,撈取更多利益,還可以裝點門面,到處招搖撞騙。和很多行業一樣,中國學術界也是對自己有利的,就要遵循國際慣例,對自己不利的,就要強調中國特色。

這起醜聞不過是近些年來頻頻爆出的學術腐敗的又一個案例,而浙江大學這種處理方式也是中國大學的一貫手法,人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但這種醜聞的處理方式和對學術造假的縱容、對科技創新的創傷,卻是難以治癒的。

金錢收入瘋長,但能力、學問卻不長


科技創新是國家振興的基礎。過去多年,中國學術界一直抱怨科研經費少,個人待遇低。最近幾年,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政府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不斷增多,不但沒有換來相應回報,大學卻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中,患上了富貴病,染上了造假風。

大學教授的金錢收入瘋長,但能力、學問卻不長,每年炮製出的無數論文和專著,大部分都淪為文字垃圾,毫無價值。最新統計顯示,中國科研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已經與美國相當,但中國科研水平是否也與美國相當呢?這實在是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

學術界存在的浮躁風、造假風,與有關部門拙劣的管理能力密不可分,正是這些部門嚴重違背學術規律的管理方式,急功近利的考核模式,使得弄虛作假者如魚得水,使得腳踏實地者難以生存。這種風氣在搞亂學術研究的同時,也使創新國家成為笑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太陽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