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輪番吹風 中國央行再次「放水」已在路上(圖)

發表:2023-12-12 20: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降准),釋放大量貨幣到金融系統藉此刺激經濟
中國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降准)刺激經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2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官媒連續發文表示,貨幣政策仍可以更寬鬆。中國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降准),釋放大量貨幣到金融系統藉此刺激經濟,但中國經濟全年下滑已成定局。

中國官媒發文稱央行可降准降息

日前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中國的專家表示,這意味著貨幣政策有變化。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判斷,貨幣政策出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存在,降准降息等政策可能再次實施。

據官媒《中國證券報》12月12日報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等專家表示,政治局會議「靈活適度」的提法蘊含較為積極的信號。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認為,降准降息均有空間,「該降準時就降准,該降息時就降息。」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中國央行可能再分別實施一次降息和降准。結合降息預期,2024年市場利率中樞有進一步小幅下行的潛力,銀行體系流動性整體上將保持充裕。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認為,考慮到美聯儲可能在明年年中轉為降息,中美無風險利差有望收窄,降准降息等政策將會根據需要適時落地。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下一步,一方面可以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先考慮適時實施全面降准或定向降准,在向市場釋放長期流動性的同時,降低銀行資金成本。」

此前,四大官媒證券報均刊文「吹風」降准。《中國證券報》刊發「新增信貸有支撐 四季度降准仍可期」、《證券時報》刊發「年底前再降准有空間且有必要」、《證券日報》刊發「本月MLF或延續超額平價續作 四季度降准預期升溫」、《上海證券報》刊發「10月金融數據出爐 信貸投放保持同期相對高位」。

例如,《證券時報》文章稱,「降准的作用更多體現為營造與之相匹配的流動性環境,以及降低銀行體系負債成本。因此,從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並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角度看,年底前再度降準是有空間和必要的。」

中國央行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12月初對《上海證券報》表示,預計明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相一致的貨幣政策,降准有較大的政策空間。由於利率和貸款優惠利率處於較低水平,降准有更大的削減空間,降准比降息要重要。

中國央行年內已經2次降准刺激經濟

中國央行在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該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專家表示,降准預計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准),簡單來說,存款準備金是指銀行要將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給央行來保管,而存款準備金佔銀行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降准之後,銀行等金融機構有更多資金可以運用。

中國央行在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該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每次降准大約釋放5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基礎貨幣。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慮貨幣乘數(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係)的因素,最終產生的廣義貨幣供應量或將達到4萬億元。

以上是中國央行今年以來的2次降准決定,都需要考慮貨幣乘數的問題。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撰文《經濟出現兩大怪象 習近平還要「共同富裕」?》指出,M2(廣義貨幣供應量)餘額已經達到287萬億元,池子的水已經很多,但無法滋潤實體經濟。流動性黑洞已經形成,業內戲稱央行的核動力印鈔機已經冒煙了,還在降准、降息釋放流動性,再多資金也無助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當下狀態:央行使勁刺激,經濟卻「垂死病中驚坐起,ICU裡一魂懸」。

經濟通縮 中國央行直言促物價上漲

根據中國央行網站發布的信息,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三季度(總第102次)例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

會議提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際經濟貿易投資放緩,通脹仍處高位,發達國家利率將持續保持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提到要「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

此前中國央行平的表態是平抑物價、保障百姓基本生活,但如今卻公開表示採取一切措施促進物價上漲。學者認為,這是未來物價上漲的信號。

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1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5%,創下3年來最大跌幅,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3.0%。中國經濟下滑,通貨緊縮(通縮)加劇。

與通貨膨脹(通脹)不同,通縮特點是商品和服務呈持續、自我維持性下降。雖然物價越來越便宜似乎有利於提高購買力,但可能令消費者延後消費進而對經濟構成威脅。而需求疲軟可能會迫使企業削減產量、凍結招聘或裁員,並接受進一步的降價以清理庫存,導致即使成本保持不變,盈利也會減少。

中國官方的這些數據與貿易和製造業數據混合在一起,凸顯北京當局進一步提供政策支持以支撐經濟增長的壓力。

據路透社12月9日報導,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這些數據對政策制定者來說令人震驚,「隨著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繼續去槓桿化以及全球經濟增長預計放緩,2024年下行壓力將繼續加大,」徐說。

仲量聯行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疲軟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對需求持續低迷的警告,如果中國要實現更加可持續和平衡的增長,這應該是中國的政策重點。

今年中國經濟面臨多重阻力,包括地方政府債務增加、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國內外需求不溫不火。尤其中國消費者一直在捂緊錢包,對難以捉摸的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保持警惕。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