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的政績項目爛尾 規劃投資6240億元已停工(圖)

發表:2024-01-22 23: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強主政上海時啟動的「金色中環發展帶」項目據報已經停工
李強主政上海時啟動的「金色中環發展帶」項目據報已經停工。(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1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總理李強主政上海時啟動的「金色中環發展帶」項目據報已經停工,該項目總投資人民幣6240億元。曾經作為財力最強的城市上海因疫情封城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其它省市的債務問題也愈發突出。

上海「金色中環發展帶」停工

據上海浦東新區官方網站信息,「金色中環發展帶」是上海浦東新區2020年7月啟動的重點建設項目。位於浦東新區的28.7公里中環浦東段,一大批重大建設、重大項目將先後落地,成為「十四五」時期上海浦東地區發展的亮點。「金色中環發展帶」是踐行城市建設理念、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實現「2萬億」目標、打造引領區的重要戰略載體和重大標誌性工程。「金色中環發展帶」具有現代化城市的稀缺資源優勢,區域內擁有高能級的產業基礎、高密度的創新主體、高活躍的創新氛圍。該項目規劃總投資約6240億元(人民幣,下同)。

網傳的一份《關於梳理「金色中環發展帶」2024年新開工建設項目相關情況的補充通知(緊急)》寫道,根據市、區主要領導指示精神,現對「金色中環發展帶」2024年新開工建設項目進行梳理,要求對2024年原計畫新開工項目中非公益性質的商品房、 商業、辦公、研發、產業類項目暫緩實施,並將項目當前進展、項目必要性以及如暫緩開工可能造成的影響形成書面材料,反饋至指揮部辦公室。落款是浦東新區「金色中環發展帶」建設指揮部辦公室。

據自由亞洲電臺1月22日報導,上海一位瞭解「金色中環發展帶」的李先生表示,上述通知屬實。他說,當局已經嚴格控制新開項目:「土地流拍,現在嚴控新項目,我一個在國企工作的朋友說,上海公務員下一步是降薪,現在車子房子都大降價。」

上海房地產業內人士戴女士表示,上海已停止新的開發項目,去年或之前立項的工程也被叫停。她說:「停了所有基建,房屋建出來沒人買,住宅樓、辦公樓都租不出。浦東現在的辦公樓,商場都蕭條。上海現在房屋空置率很高,外國人走了,連外地人都走了。」

獨立時評人士蔡慎坤認為,中國各地房地產蕭條是大環境下的大趨勢,外資撤離令上海經濟雪上加霜。「對未來的預期基本上沒有了,不存在了。因為中國經濟處於停滯或下行狀態。他們是指望通過投資房地產,取得較高的回報。因為上海的房地產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在上漲,導致人們不停的舉債。」

蔡慎坤表示,如今上海停建所謂的政績工程是環境所迫,表明北京當局已經意識到如此下去,爛尾工程將更多。

財力最強的城市最慘 上海失去經濟活力

去年11月28日和2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視察。

新華社稱上海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並稱習近平「對上海這個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寄予厚望」。

這是自2020年10月以來,習近平首次視察上海。一年多的這段時間,上海爆發了因疫情而封城及反「清零」政策的街頭抗議。

現任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曾主政上海。上海是中國經濟重鎮,也是中國最大的外商聚集地,特斯拉、迪士尼、歐萊雅都在此設址。不過,2022年長達兩個月的封城措施,讓這座城市的經濟和全球聲譽備受打擊。

習近平前往上海也正值外資撤退、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信心減弱之際。原因在於,北京過去的「清零」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多年來對從科技到房地產各領域的監管打壓。

中國國家統計局去年1月17日公布的2022年全年GDP(國內生產總值)數據顯示,作為中國財力第一強的城市,上海市的GDP增速為負數(-0.2%)。

根據中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上半年31個省區市的財政盈餘全部為負數。而在2021年同期,31個省區市財政收支數據顯示,僅上海市出現財政盈餘,其餘30個省份均存在收不抵支問題。上海在封城結束後,2022年全年的財政盈餘仍為負數。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宋維駿指出,「清零」防疫政策清掉了中國經濟,也清空了政府財政。民眾對中共的財政和貨幣體系失去了信心,繼而導致貨幣已完全不能完全進入生產經營性的實體經濟,中共只能憑空刺激經濟或者只是為了彌補財政的不足。

中國經濟正深陷困境 地方債務嚴重

中國經濟面臨著嚴峻挑戰,包括房地產行業下滑、政府債務負擔沈重和失業率上升。專家認為,必須仔細研究中國的經濟困境。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此前公布長達700多頁的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當前面臨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重點領域缺乏高級人才、房地產市場疲軟、內需不足等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中國長期競爭力不佳、缺乏社會凝聚力,而為對上述諸多問題進行應對,北京當局則加大了對國際社會的侵略性力度。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指出,中國當前所面臨的經濟壓力,如政府債務問題以及房地產市場供過於求等正導致經濟疲軟:「中國的銀行及地方政府承擔了全國85%以上的公共支出,他們現在過度槓桿導致無法再繼續舉債刺激經濟。而基礎建設是促進經濟成長的另一個傳統辦法,但中國國企的投資缺乏效率,導致收回來的利潤極少,地方政府也無法透過販賣土地所有權鼓勵房地產建設,來填平財政赤字。」

據路透社2024年1月19日報導,中國國務院近期下令,要求債務嚴重的地方政府停止或延後完工少於一半的基礎建設項目。消息人士說,國務院要求相關省市要盡一切力量把債務風險降低到「中低水平」。國務院最擔心的省市包括遼寧、吉林、貴州、雲南、天津和重慶等,並要求這些地方政府盡一切努力,將債務風險減至低至中等水準,以減少對金融穩定構成的風險。

報導又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央政府關注地方的巨額債務及經濟成長疲弱,會導致債務違約。2022年,地方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76%,而中央政府的債務佔21%。

中國地方政府長期依賴投資基礎建設刺激經濟成長,不少收入源於出售土地。然而,房市低迷造成地方政府收入減少,無法通過投資基建推動成長或償還巨額債務。

據悉,這些基建項目包括機場重建或擴建、高速公路及城市鐵路項目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