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鐵飯碗怎麼還是這麼香?(圖)

發表:2023-10-27 09: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3年10月27日訊】中國國內的鐵飯碗,仍然很「鐵」。

國考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日前,2024年國考報名結束,報名人數初步統計高達291萬人,刷新歷史記錄,與2019年的138萬相比,總體人數翻倍都不止。與之對比的是,2023年國考招錄人數為3.96萬人,綜合平均競爭比達到66:1,最熱崗位達3572:1,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好消息是,報名人數井噴背後,國考招錄人數也呈現擴張之勢,連續5年擴招。2020年度到2024年度國考,計畫招錄人數依次約為2.4萬、2.57萬、3.12萬、3.71萬、3.96萬。

在這些崗位中,最大的貢獻者當屬稅務系統。去年和今年,國考稅務系統分別招錄2.5萬人、2.4萬人,佔總招錄崗位的6成以上。而最熱門的競爭崗位同樣來自稅務系統,「寧夏調查總隊業務處室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只招錄1人,卻有超過3500人報名。究其原因,門檻低是核心。雖然崗位要求碩士研究生及以上,但對於政治面貌、基層工作年限、服務基層項目等均無限制,因而引來熱捧。

然而,這樣的崗位只是少數。這幾年,雖然破除學歷歧視、年齡歧視的呼籲不絕於耳,但國考門檻整體仍在逆勢抬升。

一個表現是,國考留給大專生的崗位不到100個,而僅限研究生的崗位卻創下歷史新高。

據澎湃新聞統計,自2020年至2024年,大專學歷可報考的職位佔總職位的比例從2.6%下降至0.3%,僅限碩士博士學歷的崗位從4%左右增加到6.8%。

顯然,每年1000多萬大學生畢業生蜂擁而入,供求失衡之下,國考門檻只能水漲船高。

公務員持續擴招,為何「砸碎鐵飯碗」的說法廣為流行?

前不久,山西、湖南、湖北、安徽、青海、黑龍江等地率先精簡編製、清理非編人員,一時之間,打破「鐵飯碗」的消息不絕於耳。多個行政部門被撤並精簡,部分事業單位編製被縮減,有縣域縮編人數超過千人,而清理非編人員的規模更是上萬乃至數萬計。

可見,砸碎鐵飯碗並非空穴來風,但為何公務員仍在擴招?

事實上,率先對「鐵飯碗」動手的地方,多數都是人口小縣,或陷入人口持續減少的收縮型城市。這些地方,人口與財政供養人員嚴重失衡,財政壓力可謂首當其衝,因而率先出手精簡鐵飯碗,也在情理之中。

可以說,面對未來的經濟和人口基本面,編製改革或是大勢所趨,但在當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這幾年,穩就業才是頭等大事。

公務員或國企擴招,可以形成一定的托底效應。教育部數據顯示,今年國內高校畢業人數高達115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這一人數,比去年多了近100萬人,相比2015年增加400萬人,更相當於2001年的10倍以上。

事實上,開拓政策崗位,一直都是這兩年穩就業的重要方向之一。

今年初,人社部曾表示,千方百計穩住公共部門崗位規模,支持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有地方甚至直接表示,擴大公務員招錄規模,而國有企業招錄規模不得低於去年。

在此背景下,不僅國考人數繼續擴招,一些地方的省考更是大幅擴容,甘肅、雲南、廣西、內蒙古等多個省份的招錄人數漲幅超過50%。

可見,在經濟恢復之前,公共部門崗位不會輕易大規模縮減。

而與兜底就業相比,更重要的原因是,體制內正在迎來一輪退休潮。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經歷過三波生育高峰:1950—1957年,1962年-1973年,1981年-1990年。其中,1962年—1973年是最大的波峰,當時年出生人口最高接近3000萬人,整體人口規模遠比後來的「80後」群體更為龐大。

時光斗轉。如今,「60後」群體,普遍達到退休年齡。

從2022年開始,中國迎來史上最大規模退休潮,每年退休人數約為2000萬人。如此龐大的退休潮,必然會空出不計其數的崗位,其中就不乏大量體制內人員。要知道,作為第二波生育高峰的60後群體,進入工作崗位時剛好是80年代,在改革開放帶動的經濟增長背景下,機關事業單位開始擴招,大量人員進入體制內。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稅務部門。

改革開放之後,稅務部門全面恢復,開始大舉擴招,這是第一次擴張;而到了1990年代,隨著分稅制改革推行,國稅、地稅分設,再次實現擴張。如今,雖然國稅地稅再次合一,而且監管越來越強,再加上退休人員的湧現,稅務系統擴招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所以,這幾年,稅務部門一直是招收大戶。

同樣可以預料,未來幾年,隨著退休潮到來,稅務系統大規模擴招的現象還會存在。

一個不爭的事實:年輕人正在紛紛回流體制。

前些年,且不說體制內人員下海一度成為潮流,而且大學畢業生們紛紛擁抱大廠,網際網路、製造業、金融業這些高薪崗位最多的地方,成了許多大學生的首選。

近年來,「宇宙的盡頭是鐵飯碗」的說法不絕於耳,體制內永遠都比體制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也在成為新的共識。這一說法不僅適用於芸芸眾生,連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也不例外。根據清華大學2021年就業報告,畢業生去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佔比分別為15.8%、30.3%、23.8%,合計佔比為69.9%。

顯然,大環境的變化是主因。面對越來越不多變的環境,體制的避風港效應愈發突出,被視為應對不確定時代的最佳選擇。

即使部分地方開始精簡編製,即使在未來鐵飯碗也不一定牢不可破,但與風雨飄搖的市場相比,仍舊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沒有之一。

所以,未來國考熱度只會居高不下,競爭難度還會不斷抬升。

這難道是一個正常現像嗎?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