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李克強之死:中國人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圖)

作者:劉暢 發表:2023-10-30 23: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克強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011年8月16日與香港工商專業界茶敍(香港政府新聞處)

10月27日,中共前總理李克強的死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個事件的後續效應在習近平政權嚴防死守的鐵壁牢籠裡正迅速發酵。還沒到頭七,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民眾就開始自發聚集在各地街頭、李的安徽老家故居等地進行悼念。悼念活動越演越烈,現在已經出現了直接影射習近平下臺的標語。

我很敬重的袁紅冰老師曾在李克強死後不久,對李克強其人其事做了精闢的蓋棺定論,我對此完全同意,沒有任何異議。李克強只是中共體制內的一個權鬥失敗者,他也和習一樣製造了各種政策爛尾。李曾在2015年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把創業和資本市場搞得一團糟,我當時就深受其害。中共二十大上,李面臨習的流氓恐嚇更如縮頭烏龜一般,從胡錦濤被拖離坐席、拍自己肩膀到被強行架出會場的整個過程中都不敢回頭、大氣不敢出、面如死灰,宛若嚇尿。

中共國人一向有總理情懷,出於對拿著鞭子和鐮刀的一把手黨魁的畏懼,總是寄望於國家總理能給他們皮開肉綻的身心帶來金創藥,能替他們含冤被害的親人平反昭雪。中共國總理在分工上正迎合了這種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發作的症狀,往往都是唱紅臉,就像母親將被繼父暴打的孩子摟在懷裡安撫一樣。實際上,如果交換角色,偽善的總理可能更加殘暴,就像莎士比亞戲劇中麥克白的老婆一樣,可以隨時將自己正在哺乳的孩子用力扔在地上,摔出腦漿。

作為從中共國逃出來的華人,作為民主運動的接力者,我的目光最初也聚焦在李的個人功過是非上。但中國民主黨內經歷過八九六四,有著敏銳洞察力的楊茂華老師一語點醒了我:現在民眾自發悼念李的聲勢正在逐步接近89年悼念胡耀邦的規模,我們應該設法將這場悼念向民主運動的方向推動。又如76年民眾在十里長安街給周恩來送行,周恩來要比李克強更加偽善,但是周的死也最終擦出了中國人不畏強權、挺身反抗的火花。有如失去最後親人的孤兒,因悲憤無暇顧及自身安危,抱著同歸於盡的決心,哭著向比自己強大許多的成年人拳打腳踢,那種聲勢也足可以震懾到對方。正如對毛的一個著名評價,死亡就是他一生對全人類所作的唯一貢獻,李克強的死如果能掀起民間反抗習共的驚濤駭浪,成為將習近平為首的中共匪船拍得粉碎的諸多浪花之一,那就是李這個人的全部意義,他只是民眾發泄積壓多年反抗情緒的導火索。我們並不需要從中共建政70多年的逆淘汰糞坑裡再甄選出一個真正具有良知、能夠贏得民心的黨徒,而應更多地寄望於普通中國人的覺醒,並在這種覺醒的火種已經出現時,用力煽風點火。

從1949年中共建政到1976年毛變成一具臘肉後的實質改朝換代,只有短短27年;從1976年到1989年開始的東亞歐民主風暴,只有區區23年;中共用坦克、槍彈和財色誘惑又勉強給自己續了30年命,直到2019年末中共蓄意傳播病毒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也重新縮短了自己的壽數。習近平倒行逆施,結束改革開放,將中共又拖回到20多年一大亂、面臨亡黨亡國危機的歷史週期律裡面。當今國際格局、中共黨內分裂態勢、中國人與中共愈發激烈的敵對矛盾,都已經注定中共無法再走借屍還魂,換人續命的老路,中共的滅亡已經是大勢所趨;即便能夠在四面楚歌中僥倖苟延殘喘,也只能是在鳥不拉屎的偏遠地區做個地方割據的武裝勢力,例如再次龜縮回陝北。

在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作為普通人應該做什麼,是繼續吃著中共的精神鴉片裝作歲月靜好,然後給習共殉葬,還是勇於站出來將中共暴政推下宿命的懸崖,給自己子孫後代一個做自由人的機會?我認為最低限度是表明自己的立場,徹底劃清界限,至少不要再和中共繼續同流合污。中共體制內的人,盡量槍口抬高一寸,給普通民眾留一個活口,也給自己未來面臨清算的時候留一個活命的機會。依靠中共發家致富的人,起碼不要為虎作倀,冒著自己被中共殺頭的風險還繼續替中共割韭菜。底層民眾,可以選擇用腳投票,逃離中共國;條件不具備可以先躺平,不再服從中共的任何政策法令,默默積蓄力量,準備好有朝一日給中共致命一擊。

在這個摧枯拉朽的重要歷史時刻,不管身在何方,每個華人都應該作出自己最重大的人生抉擇,不要在中共倒臺後再後悔當初沒有和中共及時切割乾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