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風者衛星台灣製造 產學研20單位組國家隊上太空(圖)

發表:2023-07-15 21: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起運典禮14日在國家太空中心舉行。
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起運典禮14日在國家太空中心舉行。(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3年7月15日讯】獵風者氣象衛星籌劃8年多,預計9月升空,其自製率超過8成,這個正港「台灣囝仔」的背後,是中科院、工研院、漢翔、華泰電子等20家台灣研發單位及廠商,組成強大國家隊,讓獵風者得以執行「知風預雨」的任務。

獵風者衛星(TRITON)2014年啟動計畫,14日終於在眾人見證下,自國家太空中心起運往法屬圭亞那,預計9月升空。總統蔡英文說,這是「台灣製造」飛向太空的重要里程碑,更證明以台灣半導體精密製造的優勢,絕對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談及獵風者這個讓他引以為傲的「孩子」,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原本它是台美合作福衛七號計畫的其中1顆衛星,但因雙方合作計畫架構出現變化,後來獨立成單獨的衛星計畫,太空中心人員與學界將精密設計轉化成獵風者上的關鍵元件,可說是「把不可能的任務變成可能」。

吳宗信說,獵風者與福衛五號相比,關鍵元件重量更輕、體積更小、效能更佳,背後正是台灣強大的產業,宛如「親戚朋友」協助拉拔獵風者長大,如今才能順利「到外地、出社會」。

獵風者整顆衛星包含酬載,共有約82%是由台灣研發製造,若加上地面設備,有超過20家台灣的研發單位及廠商參與。

攤開獵風者國家隊名單,10大關鍵項目中,「衛星電腦」、「電力控制單元」都有中科院的參與,其中衛星電腦扮演大腦角色,與衛星的軟體搭配後,執行衛星所有動作與操作;電力控制單元則是衛星的能源控制中心,管理電池充放電,並控制提供給衛星元件的電能。

由芳興科技參與的「S頻段天線與濾波器」,是用來接收地面衛星控制中心的指令,以及回傳衛星資料與狀態至地面控制中心,而濾波器則是降雜訊的儀器。

中科院、卓越光纖、鑫豪科技攜手參與的「光纖陀螺儀」,則能感測衛星的角速度,使衛星電腦得以控制衛星的方位與姿態。

「GPS導航接收機」方面,提供衛星的時間、位置與速度,這些是衛星自動操控所需的基礎資料;其背後參與者,包含工研院、兆發科技、興普科技、華泰電子、成功大學。

所謂「推進模組」,則是小型推進系統,用以調整衛星軌道;獵風者配備的推進實驗模組,是國內首次研製的模組、為實驗性質,由公準精密、永昇鋼鐵、台灣矽微、昇鑫機械、裕昌電機、益材科技、孟晉科技、苗鐵精密、展杰工業與美勳實業參與;同時,衛星另搭配一個外購的操作型模組。

漢翔公司則參與類似人體骨骼、用以支撐或安裝所有衛星元件的「衛星結構體」研發,以及「機械地面輔助測試系統」。

獵風者是觀測風場的衛星,搭載國內自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接收儀(GNSS-R),在低地球軌道上,蒐集由海面反射的全球導航衛星訊號,利用訊號反射的物理特徵,據此反演當時的海面風速。

比如隨海面粗糙度不同(風浪大時水面如磨損銅鏡、風平浪靜時如光滑銅鏡),接收到的訊號特性、即強度與延遲時間,會有所不同。

不過,GNSS-R酬載接收的反射訊號非常微弱,也因此,獵風者需要工研院參與的「GNSS-R儀器低雜訊放大器」,這一元件能將微弱訊號放大、但同時不產生太大雜訊, 使接收機可進行資料處理。

至於「地面衛星操控中心」,則有凌群電腦、新鼎系統、國眾電腦、華苓科技的參與。

未來獵風者衛星升空後,吳宗信指出,期待它每天能提供接近7萬筆數據,最重要的是,可在劇烈天氣、比如颱風生成初期,就得以進行觀測,以提早知道會不會發生,進而強化科學研究跟氣象預測的資料量,與福衛七號並肩作戰,力拚讓台灣成為國際關鍵氣象資料輸出國,為全世界氣象、科學界帶來重要貢獻。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